新闻快讯
———— Media Reports 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 Media Reports ————
时间:2025-09-01
“家里又不缺钱,他怎么就偏偏染上赌瘾了?”“明明知道会输,怎么还一次次往里面跳?” 在接待戒赌咨询时,这样的困惑时常从家人口中说出。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,赌博的核心驱动力就是 “钱”—— 为了快速赚钱、为了翻本赢钱,可现实却远比这复杂。
尤其是那些家境优渥的家庭,看着孩子挥金如土般在赌局里沉沦,更是无法理解:明明不缺那点钱,为何偏偏要栽进赌博的陷阱?其实,经过多年对赌徒群体的深度剖析我们发现,“钱”往往只是赌博的表面诱因,真正让人们执迷不悟、深陷其中的,是藏在金钱背后的三种心理满足 —— 生理上的多巴胺快感、社交中的虚伪认同感,以及虚幻的成就感。
很多人以为赌博本人沉迷的是赢钱的快乐,可实际上,他们更依赖的是赌博过程中大脑分泌的 “快乐激素”—— 多巴胺。当本人押下赌注、等待结果的那一刻,大脑会进入高度兴奋状态,多巴胺大量分泌,带来心跳加速、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。这种快感远比 “拿到钱” 更直接、更强烈:哪怕最后输了钱,等待过程中的刺激感也会让大脑记住这种 “快乐体验”,下次再遇到类似场景,身体就会本能地渴望再次获得这种快感。哪怕他们清楚 “久赌必输”,哪怕手里的钱已经输得所剩无几,大脑对多巴胺的渴望,仍会驱使他们一次次回到赌桌前,只为再体验一次那种 “心跳到嗓子眼” 的刺激。
除了生理上的快感,很多人沉迷赌博,还因为在赌局中找到了现实生活里没有的 “认同感”。在现实中,他们可能是职场里的小透明、家庭里不被重视的人,可到了赌桌前,只要愿意下注、敢跟牌,就能获得牌友的 “关注”:赢了钱会被称赞 “手气好”“有魄力”,输了钱也会被安慰 “下次一定能赢回来”。这种看似热络的互动,让他们产生了 “被需要”“被认可” 的错觉。这种虚伪的认同感,暂时掩盖了本人在现实中的孤独和挫败,让他们误以为赌局里的 “热闹” 就是真正的社交,赌友的 “关心” 就是真正的认可。可实际上,这种建立在金钱和赌局上的认同感,从来都是镜花水月。
还有一部分人沉迷赌博,是想通过赌桌上的 “胜利”,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。在现实里,他们可能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升职、认真学习却考不出好成绩、用心经营感情却屡屡受挫,这种 “努力了却没结果” 的无力感,让他们变得自卑、焦虑。而在赌局里,情况完全不同:只要押对一次注,就能轻松 “赢”,这种 “低付出、高回报” 的模式,让他们快速获得成就感。哪怕这种成就感是暂时的、虚幻的,也能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的失意。
原来,赌博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钱。那些藏在金钱背后的多巴胺快感、虚伪认同感和假成就感,才是让人们执迷不悟的真正 “陷阱”。看懂了这一点,我们才能更理解赌博参与者本人的内心挣扎,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戒赌:不仅要帮他们切断接触赌博的途径,更要帮他们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—— 比如通过运动释放压力、通过真诚的社交获得认可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成就感。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比赌局更真实、更持久的满足感,自然就会慢慢放下对赌博的依赖。
早点戒赌,才有出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