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赌故事
———— Media Reports ————
嗜赌十多年,真的还有希望戒赌吗?
时间:2025-09-29
在长期的戒赌咨询工作中,我们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求助者,也听过无数次类似的担忧这种“赌龄越长、戒赌越难”的认知,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。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赌龄确实与戒赌的难度存在一定关联,长期赌博形成的行为惯性、心理依赖会更顽固,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救了。在我们过往的案例中,不乏赌博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人,最终成功挣脱赌瘾的束缚,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秩序。他们的经历足以证明:只要找对方法、找对方向,哪怕嗜赌多年,依然有重归正途的希望。
对于家有长期嗜赌者的家庭而言,与其陷入“能不能戒”的焦虑,不如聚焦“怎么帮”的行动。以下三个方法,经过无数实践验证,对长期嗜赌者的戒赌过程尤为关键。
一、激活内在戒赌动机,从“要他戒”到“他要戒”
长期嗜赌者之所以难以戒赌,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在压力大于内在动力,家人的劝说、债务的压力或许能让他暂时停手,但只要内在的戒赌意愿没被激活,一旦外界压力减弱,就极易复赌。因此,戒赌的第一步,是帮他从被动戒赌转向主动戒赌,找到属于自己的戒赌动机。
家人可以通过温和的沟通,帮他梳理内心的遗憾与渴望,比如翻看过去的家庭照片,聊起没赌之前的平静生活,让他清晰地看到戒赌能带来什么,而非只强调不戒会失去什么。当他意识到戒赌不是为了别人,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时,才会真正生出对抗赌瘾的毅力。
二、构建多元支持系统,避免单打独斗
十多年的赌瘾,早已不是仅凭个人意志就能轻易战胜的敌人,它会在孤独、焦虑、诱惑等时刻趁虚而入。此时,一个稳固的支持系统能在他快要失控时接住他,避免陷入“复赌—自责—更绝望”的恶性循环。这个系统不仅包括家人,还可以延伸到专业人士、戒赌同伴等多个维度。
家人的角色是情感后盾,但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:既不能过度指责,让他陷入自我否定;也不能过度纵容,让他失去戒赌的压力。最好的方式是温和而坚定,尝试明确表达“我们愿意陪你一起扛”,同时设定清晰的边界。此外,一定要借助专业力量:长期嗜赌者往往存在认知偏差或心理依赖,心理咨询师能帮他拆解赌瘾背后的心理机制,戒赌机构能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法,这些专业支持远比苦口婆心更有效。
三、用新习惯填补空白,切断赌瘾
长期赌博的人,早已形成了固定的行为链条:无聊时想赌、焦虑时想赌、看到赌友消息时想赌,甚至特定的时间、地点都会成为触发赌瘾的开关。戒赌后,如果这些“触发场景”还在,而生活中又没有新的内容填补空白,赌瘾很容易卷土重来。因此,用健康的新习惯替代赌博,是巩固戒赌成果的关键。
家人可以帮他一起寻找替代赌博的兴趣或事务。同时,要主动规避“触发场景”,比如帮他更换手机号、调整家庭作息等。当新的习惯逐渐形成,生活被充实的内容填满,赌瘾就会被慢慢切断,戒赌也会从刻意坚持变成自然选择。
必须承认,嗜赌十多年的戒赌之路,注定不会一帆风顺,可能会出现反复,可能会遇到瓶颈,但这都不是放弃的理由。
希望从来不是由赌龄决定的,而是由想改变的决心决定的。只要不放弃,只要找对路,哪怕走得慢一点,也能重新拥抱踏实、安稳的生活。
早点戒赌,才有出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