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快讯
———— Media Reports 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 Media Reports ————
时间:2025-08-02
在戒赌行业深耕多年,我们始终坚信一个道理:戒赌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。当家人被赌博阴影笼罩时,旁人总觉得“只要他自己想通了、下决心了,就能戒掉”,可现实中,那些成功挣脱赌瘾的人背后,几乎都有家人用智慧与耐心筑起的支撑墙。倘若家人用错了方式,轻则让戒赌者陷入孤立,重则可能把他们重新推回赌局。基于无数戒赌家庭的实践经验,我们总结出三个最关键的要点,帮家人用对力、走对路。
一、信任有度:既要给机会,也要守底线
戒赌初期,家人最容易陷入两个极端:要么因“一朝被蛇咬”而彻底封闭信任,每天像看管犯人一样紧盯戒赌者的行踪,手机要查、钱包要管,甚至连出门买瓶酱油都要追问半天;要么急于修复关系,对方一句“我再也不赌了”就全盘相信。这两种做法,其实都在给戒赌埋下隐患。
真正的“信任有度”,是需要技巧的。可以给戒赌者一定的自主空间,比如允许他独立处理工作事务、参与家庭日常采购,但要在关键环节守住底线:大额资金往来必须透明,深夜独处时的手机使用需要有所节制,曾经引发赌瘾的社交圈子要明确远离。
二、财务管理:从“严防死守”到“共同规划”
不少家庭在发现赌博问题后,会立刻采取“财务冻结”策略:没收工资卡、注销信用卡,甚至把戒赌者的钱包搜空,只给每天的饭钱。短期内这能阻止资金流入赌局,但长期来看,这种“一刀切”的管理会让戒赌者产生逆反心理,觉得“反正钱都不由我管,破罐子破摔也无妨”,反而可能催生更隐蔽的借贷行为。
科学的财务管理应该疏堵结合。首先要做的是全家一起盘点债务与资产,把欠多少钱、欠谁的钱、每月能还多少列成清单,让戒赌者清晰看到现实压力,而不是蒙在鼓里空想“翻本还债”。其次要建立家庭共同账户,戒赌者的收入按比例划分:一部分用于偿还债务,一部分作为家庭开支,剩下的小额零钱作为他的个人支配费用。这种“让他参与却不独揽”的模式,既能避免资金失控,又能让戒赌者在规划收支的过程中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 —— 要知道,很多人沉迷赌博,正是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“自己能做主”的踏实感。
三、有效沟通:少翻旧账,多聊未来
“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!”“要不是你赌,我们家能住这破房子吗?” 这些话像一把把钝刀,反复切割着戒赌者的自尊心。戒赌者内心本就充满愧疚与焦虑,每一次翻旧账都在提醒他“你是个罪人”,而人在极度自我否定时,往往会通过赌博寻求短暂的“自我麻痹”。
有效的沟通,应该像在伤口上敷药 —— 先清理杂质,再促进愈合。可以选择在饭后散步、睡前聊天等轻松场景开启对话,用“观察 + 感受 + 需求”的句式代替指责:“我看到你这周都按时回家(观察),心里踏实多了(感受),要是以后能多跟我说说工作上的事就更好了(需求)。” 当对方主动提起戒赌的困难时,别急着给建议,先认真听他说明情况,再给出具体回应。
更重要的是多聊“未来的可能性”,具体的小目标会让戒赌者看到:戒赌不是为了偿还过去的债,而是为了亲手创造未来。
戒赌就像给生病的树做手术,家人的角色不是手持锯子的旁观者,也不是盲目施肥的焦虑者,而是懂得何时浇水、何时修剪的园丁。信任有度是土壤,财务管理是养分,有效沟通是阳光 —— 三者配合得当,方能长出“新芽”。
早点戒赌,才有出路!